8月20日起入境美国需缴纳签证保证金!
发布时间:2025-08-12 18:05:37
![]() 近日美国国务院宣布,自2025年8月20日起启动一项为期12个月的签证保证金试点计划,针对来自高风险国家的B类签证(B1商务/B2旅游)申请人,签证官可在特定情形下要求其预缴高达1.5万美元的签证保证金。 这项为期一年的政策试验,直指长期困扰美国的签证逾期滞留问题,要求来自特定"高逾期率国家"的B-1/B-2签证申请人缴纳5000至15000美元押金,金额之高、针对性之强,堪称近十年来美国签证体系最激进的改革。 一、政策设计的精密逻辑 该政策并非面向所有申请人,而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国家的公民:
具体国家名单尚未公布,将由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根据评估结果分阶段调整。据现有数据,非洲小国马拉维(Malawi)和赞比亚(Zambia)成为首批实施对象。其他非洲国家(如布隆迪、吉布提、多哥)以及部分中东国家也可能列入首批名单。
签证保证金设有三个档次,金额将由签证官依据申请人背景与风险等级裁定:
被要求缴纳保证金的申请人,需在签证获批后30天内,通过美国财政部网站 www.Pay.gov 填写I-3529表格并完成缴费。如申请人遵守签证规定、按时离境,所缴保证金将全额退还;若违反停留期限,押金将被扣用于遣返与执法支出。 美国政府表示,该政策旨在遏制B类签证持有人中的非法滞留现象,每年数万人以合法身份入境却逾期不归,给移民执法体系造成巨大压力。官方希望通过押金制度提高入境者的合规动力,减轻财政负担,并加强对高风险国家公民的入境审查。这项试点计划将于2026年8月结束,届时政府将评估成效,并决定是否全面推行或进行调整。 国务院特别强调,该措施并非单纯经济壁垒,而是与国土安全部的"智能边境2.0"系统深度联动——通过生物识别技术追踪入境者轨迹,保证金账户会实时关联海关出入境记录。
二、产业冲击波与连锁反应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ATA)最新评估显示,该政策可能导致受影响国家赴美商务旅行量骤降30%-45%。 以越南为例,其每年约8万B类签证申请中,商务考察占比达62%,主要涉及电子制造、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。 胡志明市美国商会已紧急致函国务院,指出"保证金相当于中小企业主半年净利润,将实质性阻断产业合作"。 更严峻的是,美国会展行业协会预测2026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(CES)等国际展会可能流失15%-20%的参展商。 教育领域同样遭受波及。尽管F-1学生签证不在试点范围内,但众多依赖B类签证参加学术会议的科研人员面临困境。 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学者办公室数据显示,2024年有38%的短期访问学者持B签证入境,其中材料科学、人工智能领域的东南亚研究者占比显著。斯坦福大学移民法教授艾琳·梅耶尔警告:"这相当于在学术交流的血管里植入血栓。"
三、法律争议与人道质疑 美国移民律师协会(AILA)已着手准备集体诉讼,指控该政策违反《移民与国籍法》第214(b)条款中"不得以财产标准替代移民意图审查"的规定。 更激烈的争议聚焦于政策潜在的歧视性——虽然国务院声称名单基于客观数据,但非洲移民权利组织指出,乍得、厄立特里亚等国的逾期率被夸大计算,因为这些国家缺乏直飞美国航班,中转途中常发生不可控延误。 人道主义危机正在边境酝酿。得克萨斯大学移民研究中心发现,墨西哥边境2025年7月已出现B签证持有者提前入境潮,许多人宁愿在美非法居留也不愿回国面临保证金压力。
如果你持有美国绿卡,那么这些新规都不会对你造成影响。接下来介绍两个当前比较火的移民路径。 1、NIW移民,无需雇主,聚焦国家利益的 “绿色通道” NIW作为EB-2类别中的特殊存在,最大的优势在于无需雇主担保,也不用经过劳工证的繁琐流程。 它将申请人的工作是否符合美国国家利益作为核心评判标准,而在当前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。 STEM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无疑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在最新法案的推动下,STEM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和从业者在申请NIW时更具优势。 只要能证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,如在人工智能、芯片研发、新能源技术、生物医药等领域。 且对美国的经济、科技、公共健康等方面具有实质价值,就有很大机会获得批准。 对于那些刚走出校园,尚未积累丰富工作经验,但在学术研究上有一定成果的STEM博士或硕士来说,NIW提供了一条相对灵活的路径。 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研究项目、学术论文、专利等材料,向移民局展示其工作的潜在国家利益,从而避开H-1B抽签的不确定性,更快地推进绿卡申请进程。
2、EB1A移民,瞄准杰出人才,快速获卡的 “高速通道” EB1A项目则是为在各自领域具有杰出能力的人才量身打造的移民途径。 它不要求申请人有美国雇主,也没有排期过长的困扰,是目前获取美国绿卡速度较快的方式之一。 在《尊严法案》对STEM人才更为青睐的大环境下,符合条件的STEM精英申请EB1A将迎来更好时机。 EB1A的申请并非高不可攀,其评判标准涵盖多个方面。 在学术领域,申请人的论文引用量、在重要学术会议上的演讲、获得的学术奖项等,都是有力的证明材料; 在产业界,拥有有价值的专利、在知名企业担任重要角色、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等,也能满足申请要求。 对于STEM领域的顶尖人才,如在某一细分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科学家、在高科技企业中主导核心技术研发的工程师等,EB1A是他们实现快速获卡的理想选择。 移民局在评估STEM人才时可能更为宽松,也进一步提升了EB1A申请的成功率。 在这场签证政策的压力测试中,真正的实验对象或许是全球化本身。当人员流动的自由度与经济风险防控的天平剧烈摇摆,其引发的涟漪效应将持续重塑国际商务、学术交流乃至文化互鉴的生态图谱。 随着8月20日实施日期的临近,全球目光都聚焦于这个既充满创新又争议重重的政策试验场。 |
新闻热议
更多
移民生活
更多
|